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当前焦点!班主任说:这届家长一个普遍误区,就是和孩子说“认真听讲”!

2023-06-15 09:12:12来源:东西儿童教育

英语直播

今年高考英语阅读难出天际,词汇量大,长难句多,内容还涉及哲学、社会学知识。高考英语对于小学英语学习有哪些启示作用?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思维?早上 9 点,来直播间听听吧 ~


(资料图)

你们好,我是 biu 妈!

再过不到 3 个月,我家 biu 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

最近除了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我还特意带着她去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家做客,朋友在一家重点小学,已经当了多年的班主任。

我一直觉得,幼小衔接这件事儿,家长自己琢磨多少有点 " 闭门造车 ",校外的各种机构也是主要当做一门生意,一线老师的说法其实更靠谱。

但让我觉得意外的是,朋友居然和我说:不要直接和孩子说 " 上课要认真听讲 "。

▲ 图源:网络

我听了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让孩子 " 认真听讲 " 不是最基本的吗?

朋友解释说,并不是说 " 认真听讲 " 不对,孩子在这个阶段,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只是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养好习惯的时候,如果没有用对方法,往往没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就拿让孩子 " 认真听讲 " 来说,是每个家长都会复叮嘱孩子的事儿,为啥学校里上课不认真的 " 皮孩子 " 还是那么多呢?

家长反复的督促,可能还会招来娃的逆反心理,觉得爸爸妈妈特别唠叨,那要怎么办呢?

朋友带我一起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和对策,我觉得非常有参考价值,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 ~

01

" 认真听讲 ", 没有用的

很多小朋友到了小学,一下子适应不了小学的课堂。

因为小学课堂和幼儿园是截然不同的。

幼稚园上课相对自由,小朋友围成一圈,或者四五人为一组围坐一个桌子,虽然老师也会提醒坐姿,不允许随意走动,总的来说还不算很严格,时间也较短,一般 20 分钟左右就会休息。

小学不一样,预备铃声响,学生就要坐在位置上,准备好这堂课要用的书本和文具,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要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课。一堂课 40 分钟,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离开座位。▲ 前不久 biu 幼儿园组织去小学参观

最开始一个学期,老师很多精力都要放在整顿课堂纪律上,实际上就是要逐渐 " 教 " 会孩子怎么上课。

孩子 " 不认真听讲 " 的行为多种多样,有的扭来扭去、有的发呆、有的爱和旁边小朋友说话,但归根结底,这些行为大多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① 孩子对 " 认真听讲 " 的理解不到位。

② 孩子 " 认真听讲 " 的能力不够。

另外,朋友还告诉我一句大实话,虽然老师心里是明白孩子 " 皮 " 的原因,但毕竟要管一群孩子,入学阶段也会考虑要 " 树立老师威信 ",不太可能对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耐心的。

如果在家多做一小步,孩子就能更快适应课堂,老师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本身上。

02

什么才是 " 认真听讲 "

" 你知道什么是认真听讲吗?"

如果拿这个问题直接去问孩子,十有八九会告诉你 " 我当然知道 "!(所以简单的叮嘱会让他们不耐烦)。

大部分幼儿园、学前兴趣班老师也会要求孩子在课上 " 认真请讲 ",但整体要求都比较宽松,只要孩子们做到了不大声说话,能对老师的互动有回应,就可以认为是 " 认真听讲 " 了。

当孩子回到家,爸爸妈妈问:今天学了些啥呀?娃能大概说出来个一二三,家长们也会夸他们 " 宝宝今天认真听讲了啊 "。

也就是说,在上小学之前,孩子其实已经对 " 认真听讲 " 有了一定自己理解。

然而这些幼儿园的 " 认真听讲 ",到了小学可不可行呢?

显然是不行的!

" 认真听讲 " 只是一个笼统的要求,而且还是个不同阶段,具体标准有变化的要求。

想要孩子达到小学阶段的 " 认真听讲 " 要求,就得告诉孩子小学课堂上具体要怎么做。

在欧美很多国家,老师会普遍用"whole bady listening(全身倾听)"的方式来训练孩子如何正确听课。

这个方式很有参考意义,因为具体到了身体每个部位应该怎么做,孩子就特别好执行。

眼睛在看

耳朵在听

手放下不要动

嘴巴安静不说话

脚放下来不要动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国内上课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

比如说——

注意听老师的指令。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有明确指令性语句,比如让孩子们 " 翻开书 "," 看 xx 页 ",让孩子跟着老师的指令行动,是 " 认真听讲 " 的最低要求。

注意老师的板书。

无论是在黑板上写的板书,还是在 PPT 多媒体设备上写的板书,老师一旦开始写板书,就要提起精神,因为写下的东西往往是重点。老师在写完之后,也往往会重点讲解。

注意老师的提问

老师的提问只要会就举手,如果没有被点到,就听听同学的回答,想想自己的答案和同学说的是不是不一样。

注意自己的状态

如果有听不懂的部分,但是老师没有停,也没有留时间让大家思考,那就把不懂的部分划下来或者记下来。

这些只是部分举例,具体要怎么提出要求和执行方法。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和老师的具体情况做调整。

而且也不是家长决定了,就让孩子完全 100% 执行我们的要求,强压之下必有反骨嘛。

如果想让孩子更加重视这件事,就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讨论讨论:

哪些要求是孩子完全做得到的?

哪些要求可能有点不合理?

哪些要求娃其实没太听懂,需要进一步解释的?

暑假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尽量和娃演一演 " 教课 " 的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家长扮演小学老师,也可以孩子演老师,暑期的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互相教课的游戏来进行,一举两得了。

这样的场景再现,孩子就可以渐渐真正理解到 " 认真听讲 " 的含义。

03

做不到 " 认真听讲 " 怎么办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孩子 " 做不到 " 认真听讲,也不全是不理解,还有可能是他们真的能力未到。

这就要说到大家其实都很熟悉的一个词——" 专注力 "。有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足以支撑他在整个课堂上完全做到 " 认真听讲 "。

不过朋友特意嘱咐我,不要以 " 好、差 " 来评价孩子的专注力。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普遍也就在 15-30 分钟左右,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小学课堂又要求要 " 认真听讲 "40 分钟,怎么办?需要刻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吗?

" 与其说是要训练孩子,不如说是顺应他们天性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主动提高专注程度。"

高普尼克在她的《园丁与木匠》里,通过儿童大脑的发育特点,讲述了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看起来好像缺乏专注力。

受前额叶皮质和髓鞘质的影响,孩子 6 岁及以前的学习模式是" 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 ) ",他们要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感官,尽可能地探索周围、感受环境,不受限制,所以会被不断的被他们觉得有趣的各种事情所吸引。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对孩子来说,其实挺好的,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主动的状态。

让孩子们顺应天性的同时,我们用一些小策略,帮助孩子们更符合小学课堂的要求:

1

让孩子对课堂内容更有兴趣

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更专注,这个我想大多数家长都明白。

但我原本觉得,这一点难道不是老师才该做的吗?老师把课讲得好了,孩子自然就会感兴趣。可朋友说——

" 孩子对课堂内容有没有兴趣,老师讲课有趣是‘外在条件’,孩子本身的‘内部条件’也很重要。"

大多数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肯定是他们已经了解过的事儿。如果完全是陌生的内容,其实很难真正的感兴趣,所以才有一句老话是" 新知识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

这里有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每个老师都会强调的预习

在低年级阶段的预习,预习最重要的是注重知识拓展体验感以消除孩子对课堂内容的陌生感。

比如语文要学一篇关于燕子的课文,就可以带着孩子读一些关于燕子的科普文,甚至可以带着他们去寻找一下,哪里有燕子的窝?

▲《绘本课堂》的《年级阅读》对课文的拓展阅读

在比如数学要学习长度单位,那在家拿出尺子,量一量家里各种物品的尺寸,对长度有个具体的感觉,长度单位就显得没有那么抽象了。

2

调动孩子感官去辅助集中注意力

对孩子上课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调动 " 听觉注意 "。

毕竟听讲听讲,小学课堂上大多数内容都是通过 " 听 " 老师讲来学习的。但是很多人,包括大人,都会觉得 " 耳朵和脑子步伐不一致 "。

我们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简单锻炼一下 " 听觉注意 ",给大家分享两个我在家经常会带着 biu 做的小游戏。听词语、做动作

比如听一段话,每当说到叠字的时候,就让孩子拍拍手;每当说到和颜色有关的词时,就让孩子跺跺脚。

边听边画 or 边听边贴

听一段话,让孩子试着把听到的东西画下来,或者让她在一堆贴纸中,找到符合我描述的贴纸,贴在本子上。

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孩子 " 专心听 " 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的 " 耳 - 手 - 脑 " 产生联动,辅助注意力的集中。

长远的看,对孩子养成 " 记笔记、做批注 " 的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铺垫。

具体游戏规则,我们还可以自己来改动设计一下,我和 biu 会把这些当做亲子小互动,而不是当成一个严肃的 " 任务 ",她几乎都乐哈哈很轻松的完成,但是据我观察,对专注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PS:今天提到的小游戏,我都是跟咱们团队的珍妮老师学的,她还有更多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孩子锻炼专注力的妙招,今天中午的直播会和大家分享,有兴趣的可以去学几招哈!

语文直播

提升核心学习能力,让孩子一路开挂!

EASTWEST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没想到 " 认真听讲 " 这件事还能这么有 " 门道 "。

当然,我今天的分享也不见得就全面,毕竟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我认为无论怎么做,有个前提就是,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

如果文章里某个点可以触动你进行更多思考,我想它就是有意义的。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